“这里上个月就开工了,‘十一’前就能建好”……昨天下午,回天地区龙泽园街道龙华园社区的锅炉房废弃配楼打破了原来的平静,迎来了入场施工。今年年底,居民将可在这打乒乓球、练瑜伽、阅读、下棋。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里是回天地区首个锅炉房闲置“微空间”获得再利用,该锅炉房将变身社区活动用房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近2000户居民提供新的社区共享空间。
煤改气后锅炉房空间资源闲置
采暖锅炉房承载了居民的温暖记忆,也见证了城市采暖的变迁。据龙泽园街道武装部长边磊介绍,辖内多数小区为上世纪90年代建成,小区采暖锅炉房作为当时的“标配”,曾为居民带来温暖。但随着经济转型和节能环保的要求,燃气供暖成为新的供暖方式,原先的锅炉房配套楼、储煤场等设施不再使用,处于闲置状态。
龙华园小区的锅炉房,便是被闲置的一处。昨天下午,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一原为锅炉配套的水泵楼已破旧不堪,两层楼占地不小,却一片荒芜。
一边是资源闲置,而一边却是居民活动的空间资源不足。据悉,龙华园小区共计1984户居民,由于缺少相关设施,社区居民党建、居民活动只能在地下室开展。地下室房间不通风、潮湿、无光,空间环境局限大,特别是每逢汛期,雨水污水倒灌现象时常发生。居民也常有怨言,向12345反映过这一问题。
全市多部门联动、重点督办改造
为解决锅炉房难题,市疏整促专班多次赴龙华园社区实地调研,并先后多次召集市国资委、市规自委、产权方首开集团与区级相关部门、龙泽园街道共同商讨锅炉房闲置空间改造利用工作。今年2月,推动龙华园锅炉房改造工作成为全市重点督办事项,有关方面再次坐在一起,围绕用地性质等核心问题进行商讨。
作为产权方,如果不改造,首开集团对外出租房屋,每年至少也有几十万的收入。改造成社区活动用房,不仅没有这部分收益,而且由于承租方房屋租赁协议未到期,还要面临着违约费用;锅炉房的土地性质为公共基础设施用地,转变为社区活动用房,需要规自部门出具调整意见;锅炉房产权不在街道,街道是否能作为主体进行项目实施,也存在疑问……
这些难题,在市疏整促专班、市规自委等多部门的多次协调下,开始被一个个攻破。今年2月,首开集团与承租方解约,随后完成房屋的清退。3月,首开集团将锅炉房西侧楼移交给龙泽园街道后,由街道依法依规对违建部分进行拆除,恢复原有的两层结构。此外,针对土地使用性质临时调整问题,规自部门同意以此作为试点,探索在不改变房屋性质和面积的前提下,临时改变使用用途。首开集团亦同意将锅炉房无偿移交街道使用,锅炉房原储煤场改造为社区内部收费停车场,收益归首开集团所有。
众多沉睡“微资源”将复苏
龙华园这一案例,成为回天地区唤醒众多沉睡的公共空间“微资源”的敲门砖,回天地区多个锅炉房、垃圾楼等微空间,也将陆续启动这项工作。
以点带面,通过解决一件事情带动一类事情的解决,今年4月,《关于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工作的意见》出台,文件对于闲置资源再利用提出明确的规定:服务于小区的锅炉房可根据居民意愿用作便民服务设施。
“空间虽小,服务老百姓的意义很大。”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回天’地区沉睡的老资源很多,原来受限于土地功能、产权方等问题,今年结合为民办实事、治理类街乡镇整治提升、老旧小区改造意见,将陆续改造这些闲置空间,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社区共享服务。”
文/本报记者 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