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开门蓝”,最终提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市生态环境局持续发力,针对在工业生产中的主要供能设备锅炉,推出了新举措。
工厂负责人说第一代的燃煤锅炉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运行到2014年才“退役”,这个燃煤锅炉的占地面积差不多有500平方米,而且还没算上煤的储存、过滤设备的占地面积。
随着工厂产能不断提升,锅炉也在更新迭代,燃料也从煤转到生物质成形燃料。
在工厂的另一边,一条崭新的管道从工厂外直接引入,旁边安装有一个蓝色罐体。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套是目前最新的天然气锅炉,一套设备安装下来只需要约100平方米。工作人员表示,旧锅炉在使用前需要预热,燃烧物质量越大,预热时间越长,且存在体积庞大、燃料品控较难保障等问题。相比之下,天然气锅炉可以做到即开即用。工作人员说,新设备调试完成后就会正式投入使用,工厂此前的设备也正式“退役”。
中山市生态环境技术中心工程师陈子林说:“改成天然气锅炉可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特别是粉尘排放,同时生物质锅炉操作过程很容易存在超标风险,用了天然气锅炉后可以很好地控制炉温、燃料量等,比较容易达到燃气排放标准。”
据统计,全市尚存约254台生物质锅炉,目前正在制定相关锅炉淘汰方案,预计年内出台,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按年度分步推进并最终实现全部更换。
结合日常执法工作,市生态环境局在今年5月份委托中山大学联合中山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组建应对气候变化专项团队,开展中山市二氧化碳达峰路径研究工作。目前,已经与市发改局、住建局、交通局等部门深入交流并初步掌握了中山经济发展状况、能源、工业、运输等领域基础数据。
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大气与应对气候变化科工作人员谭晓欣说:“接下来我们会对相关数据包括GDP、人口基数等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形成研究报告初稿,对初稿向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并修订,再进一步形成我市的碳达峰实施方案。”
记者:陈超明
实习记者:林泽伟
编辑:刘倩雅
一审:杨启航
二审:李紫昭
三审:张建伟